
【文章开始】
最近总听朋友抱怨说南沙太新了,找不到老城区那种弯弯绕绕的小巷子。这话听着挺有意思,你说一个地方发展太快吧,连找条有烟火气的小巷都成难题了。不过话说回来,我上周还真在南沙挖到几条宝藏小巷,今天就给大伙儿掰扯掰扯。
珠江街后头那条"渔民巷"可太绝了!虽然地图上就标个无名小路,但走进去完全另一个世界。青石板路歪歪扭扭的,两边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房子,晾衣绳上挂着咸鱼干,空气里都是海腥味。最神奇的是巷子尽头有家连招牌都没有的粥铺,老板说他们家在这熬了三十多年艇仔粥。
(突然想到个问题:这些老巷子为啥能在大开发中保留下来?问了好几个本地老人也没说清楚,可能跟当年渔民村的土地性质有关?)
现在抖音上特别火的那个"彩虹巷",说实话有点失望。照片里看着是挺梦幻,实际就二百米长的墙面刷了彩色油漆。周末去全是举着自拍杆的年轻人,连巷口卖冰粉的阿婆都学会说"这里拍照要排队"了。
不过要说完全没意思也不对,拐进侧面岔道倒发现两家有意思的小店:一家专卖手工渔网,店主爷爷现场演示怎么补网;另一家做传统虾酱的,满屋子坛坛罐罐。或许暗示这些才是小巷真正的灵魂?
金洲市场后门那片巷子简直是个天然美食雷达!早上六点就开始热闹,肠粉店蒸笼摞得老高,炸油条的油锅滋啦作响。有个大姐推着三轮车卖"咸煎饼",说是她奶奶那辈传下来的手艺,面饼里掺了南沙特有的红虾粉。
(这里得插句嘴:我分不清咸煎饼和北方烧饼到底啥区别,反正吃着又脆又鲜就对了)
坦头村附近有片快拆迁的船厂家属区,巷子窄得两人并肩都困难。墙上还留着九十年代的计划生育标语,小卖部用的还是木质柜台。最震撼的是巷子深处有棵百年榕树,树底下散落着凿船的木工具,听说是最后一家手工造船作坊。
虽然这些巷子迟早要拆,但至少现在去还能看到老南沙最后的影子。具体这些造船手艺会不会传承下去,恐怕得打个大问号。
最近有些新楼盘也搞起"怀旧小巷"概念,比如某小区仿建的"疍家风情街"。石板路倒是铺得整齐,但总感觉少了点啥。后来想明白了——没有那种经年累月踩出来的包浆,也没有突然窜出来的野猫,太规整反而假得很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改造至少让年轻人知道老巷子长啥样,总比完全消失强吧?
南沙哪里有小巷子拍照好看
南沙隐秘小巷美食推荐
南沙老城区小巷子地图
南沙渔村小巷历史
南沙金洲市场周边小巷
南沙坦头村造船厂巷
南沙疍家文化小巷
南沙彩虹巷值不值得去
南沙珠江街老巷子
南沙即将消失的老巷子
【文章结束】